
香港中學文憑試(DSE) 被視為香港學生學術能力的「終極考驗」,其筆試於下月開考。有調查發現,82%受訪應屆考生表示感到壓力大,當中超過六成受訪考生認爲因為對個人前途及期望而感壓力,另外認為完全不能承受所面對壓力的受訪考生每年上升,由2021年3.5%升至5.8%,有部分受訪考生更表示因此而有自我傷害的想法。
記者:丁泉月
優才資源中心有限公司於去年11月至今年1月期間,以不記名問卷的方式訪問了來自51間不同地區學校、共4484位應屆考生,以了解考生如何管理溫習時間及壓力。報告顯示, 分別各有26%受訪考生認爲壓力程度已達至「非常大」及「較大」,而表示完全不能承受壓力的受訪考生亦持續上升,今年則有5.8%,表示「完全能夠承受壓力」的受訪考生比例從去年的11.7%上升至今年的12.5%,然而表示「能夠承受壓力」的受訪考生比例下降至63.8%。
逾五成受訪考生表示,每天投入一至兩小時於校内補習,近三成半受訪考生指會每天花一至兩小時於校外補習,而近四成受訪考生稱每天進行一至兩小時的校外自學。同時,調查表明受訪考生用較長時間準備DSE考試,其有壓力的程度亦相對較高,分別有64.6%和61.1%的受訪考生表示,因為個人前途和個人期望而感壓力,另有42.9%受訪者指出因家人期望而感壓力。該機構建議家長應以朋輩模式與子女溝通互動,為他們提供支持,共同渡過難關。
調查報告亦指出,約四成的受訪考生參與了STEM教育,而STEM考生比非STEM考生更擅於處理壓力,該機構建議政府全面檢視STEM教育,並增加相關資源,讓學校在校內外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和先進設備,以推動STEM教育普及。
另外有部分受訪考生表示有自我傷害和極端想法,有關受訪考生表示是因為壓力非常大、其父母教育程度較高及其中五成績處於中至低水平。優才資源中心有限公司總監陳偉權呼籲社會各方關注有自我傷害、極端想法處理壓力的學生,又指政府應投入更多資源以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關注,例如可利用社交媒體發布宣傳影片,讓更多人瞭解並重視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