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
無知背後的虐兒隱患——「強制舉報條例」下的育兒防綫
  • April 22, 2025

《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》(「強制舉報條例」)倒數生效日期不足一年。這項法規被視為香港兒童保護的重要里程碑,也爲所有家長敲響警鐘。儘管很多家長對虐兒是刑事犯罪心知肚明,但涉及到具體的虐兒行爲界定卻不甚了解,存在育兒的知識盲區。在此基礎上,對於本就不熟悉香港的新移民家庭而言,文化差異與法律認知的缺口,讓他們對香港的育兒界限更爲模糊。

更多
甲醛超標 「毒屋」下的噩夢與掙扎
  • April 22, 2025

2025年春節團圓之際,27嵗的Anton獨自躺在病房裏進行化療。租住甲醛超標的公寓八個月後,他在2024年12月確診急性白血病。三個月前的他,意氣風發地參與學校活動、與女朋友一同外出旅行享受甜蜜時光。化療的副作用帶來身體上的疼痛,Anton從前對未來的許多期許都被「回歸正常生活」這個願望取代。從身體不適到確診血癌,再到漫長的維權,他的經歷揭示了當代租房市場中的一個常見隱患——甲醛超標,正悄然侵蝕著愈來愈多城市租客的健康。

更多
當中國同志戀人決定「結婚」
  • April 22, 2025

公證員按下錄像鍵,鏡頭對準誌宇和他的伴侶,「受托人在您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時候,將作為您的意定監護人來履行意定監護義務,您是否知曉?」三年過去,40多歲的誌宇回想起和伴侶一起辦理意定監護的情景,還覺得「直擊心靈」。「就像婚禮上會問的問題一樣,」他說。…

更多
你好,陌生人,可以來我家共進晚餐嗎?
  • March 14, 2025

家,本是一個私密而溫暖的避風港,通常只向最親近的人敞開大門。然而,對於那些獨自在陌生城市生活的人,這樣的私密空間卻可成為打破孤獨、拓展社交圈的契機。在身處的城市中,沒有從小認識的朋友,也沒有深厚人際網絡,他們開始尋找新的方式建立聯繫。於是,有些人選擇在社交媒體上發帖,邀請陌生人到家中共進晚餐,讓一張餐桌成為彼此靠近的起點。…

更多
東北圍城:一個考公擺渡人的觀察手記
  • March 13, 2025

于華歌結束一天的教學任務時,已經凌晨…

更多
「問題少年」教育迷霧:隱沒鄉間的「特訓學校」
  • March 13, 2025

內地原設有專門學校對觸犯刑事案件或縱火、綁架等嚴重危害社會行為的未成年人實施「矯正教育」,惟近年湧現更多家長想為其有厭學、網癮、早戀、抽煙喝酒、自卑或抑鬱等青春期問題的子女送予進行「矯正教育」。這種社會需求催生出大量民辦「特訓學校」,惟近來愈多學生在網上揭露自己的遭遇,如不知就裏就被家人強制送入「特訓學校」,部份學生更指自己在校內曾經歷體罰等暴力手段。…

更多
港人北上度過別樣晚年
  • March 13, 2025

清晨7時,深圳鹽田區梧桐山腳下的招商觀頤之家養老院內,90歲的黃婆婆正坐在餐廳的窗戶旁曬太陽。不遠處,護理員端著早餐走向她,用粵語輕聲提醒:「阿婆,食粥啦,今早有你鍾意嘅皮蛋瘦肉粥。」黃婆婆接過碗,微笑著回應:「知啦,辛苦你。」…

更多
「我不是十惡不赦之人」 違法者的社會回歸困境 
  • March 11, 2025

「墨,黥也,先刻其面,以墨窒之。言刻額為瘡,以墨窒瘡孔,令變色也。」兩千年前的古人這樣記錄黥刑:先割破受刑者的面部,刻下奴、婢、盜、賊等文字或圖案,再染上墨炭,傷口癒合後就會留下深色傷疤,成為永久標記,以表明此人曾經受過刑罰。而兩千年後,公安系統中伴隨違法者終身的處罰記錄,正在成為當代「黥刑」。…
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