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醫院管理局剛於本月公布公營醫療收費改革詳情,包括急症室收費由每次180港元增至400港元,但危殆及危急病人可獲豁免收費,同時又增加各項門診及住院收費等,有關措施將於下年1月1日生效。有關注基層市民權益的組織表示,收費加幅太大,令市民難以接受,希望有關當局檢視有關減免機制。
記者:張小陽
香港社區組織協會(社協)副主任施麗珊指,政府希望通過加費舉措引導市民選擇其他醫療服務,但新收費高出現時水平數倍,對於經濟困難的基層市民及醫療開支較大的中下層長期病患者而言,或會阻礙基層市民就醫或增加負擔。另有基層市民代表發言表示,加價升幅太大令他們「病不起」,呼籲政府不應波及收入微薄的基層居民。社協建議政府減低加費幅度,並改善公營基層醫療服務,如增加夜間門診、社區護理服務等。
是次醫療改革還包括改善醫療費用減免機制,不過社協指出,改革後的減免機制難以惠及基層居民,因為豁免對象範圍較窄及申請程序繁複等,更有不少基層居民不了解減免制度或申請手續。對於增設全年一萬元醫療收費上限的措施,社協認為對於入息較低的群體而言,這「封頂」界線令他們有著較大經濟負擔,因此建議新增一項五千元「封頂」機制。